孩子如何摆脱“玻璃心”,关键在于良好心态,父母要鼓励,少批评
你有没有“玻璃心”的小孩?儿童“玻璃心”有什么特征?在大部分父母眼中,“玻璃心”就是被人批评、被骂就会立刻哭泣,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很差。
所以很多父母都在想,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了,承受不住压力,又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?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好?事实上,“玻璃心”对于小孩来说,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这就需要父母仔细考虑孩子的性格和成长环境,多和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,再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改进,这样,孩子的就不会变成“玻璃心”了。
小灵的母亲告诉她,小灵虽然性格懦弱,但还是很有骨气的。
每次考试不及格,回家就会嚎啕大哭,被人欺负了就哭,不会向老师求助,而小灵和父母交流的时候,也不能用责备的口吻来表达,不然小灵会以为父母在训斥自己,哭个不停。
小灵的母亲非常担心小灵在学校里会被人欺负,也担心小灵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变得被动。小灵一家都很想知道,该怎么改变她的“玻璃心”。
第一,天生敏感,易受伤害
由于受到基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,有些儿童的心理比较敏感,又被称为“玻璃心”。每当被人欺负,被人指指点点的时候,他们的情绪都会变得低落,这种“玻璃心”的孩子,在被人欺负的时候,第一反应就是反抗。
反而陷入了一种负面的情感之中,而这种负面的情绪,短时间内是无法消除的。如果不改变这种心理状态,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会变得更加懦弱、自卑、承受压力。
第二,家庭环境与教育模式的作用
儿童的性格、性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关。家庭和睦、快乐的家庭往往能培养出开朗乐观的孩子,而经常争吵、不和谐的家庭则会培养出消极、内向的孩子。
一个是家庭,另一个就是家长,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总是用严厉的批评和命令的口吻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一般都会变得很自卑,很容易承受压力。
这对他的学业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一个好的家庭环境,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。
第一,多参加户外运动,增强自信心
从“玻璃心”中解脱出来,首先要做的就是离开。“玻璃心”的小孩或多或少会有些怯懦,尽量让他们到外面去,多参与一些户外运动和竞赛,有助于他们战胜自己的懦弱。
一方面是为了见更多的人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开阔眼界,增强信心。在这段时间里,你会认识很多朋友,朋友的开朗活泼会对你产生影响,对你的自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去上自己喜爱的课程,培养他们所擅长的和喜爱的事情,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演讲大赛中,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勇气,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。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和比赛,孩子们的性格和玻璃心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第二,父母鼓励孩子,少批评孩子
大多数父母,第一反应就是责怪自己的孩子,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。父母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目前的情况来考虑。
这样既不会伤了他的自尊,又可以让他心安理得的接受。当然,大部分的小孩都不会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批判。父母应该更多地为孩子着想,不要再为他们的工作而担忧。
更多的是抓住孩子们的优点。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,要保持冷静,鼓励,这样才能更好地接受父母的“赞扬式”的指责。而且这样做的话,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。
第三,交流是非常重要的
孩子长大了,难免会有一些小心思,要注意观察,如果孩子情绪不好,遇到困难,父母要及时的与他沟通。
用温柔的声音询问孩子,问他有没有遇到困难,如果他不愿意,不要勉强,可以用平静的语气告诉他,到底是怎么回事?
说了,也许父母会有更好的办法!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沟通,孩子们就会更愿意与你进行交流。因此,一旦遇到问题,及时沟通,及时处理,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有益的。
大雄说教育寄言:
父母如何对待“玻璃心”的孩子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,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,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,另外,孩子的性格也没有好坏之分,父母一定不要为了迎合自己所认为的好性格去强迫孩子改变性格,这样做非但难以改善孩子的“玻璃心”,甚至还会导致其适得其反。
比如内向的孩子,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个性,让他们多接触一些生活中的人,如果他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,那么父母就应该改变自己,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批评,让他们的“玻璃心”得到更好的发展,成为一个自信、积极、阳光的孩子。
校对 庄武
上一篇:没有了
